說到簽合同,大家應該都經歷過,無論是自己辦事還是企業辦事,為了確保事情的順利進行,通常都會先簽訂一份合同。
隨著技術的發展,在簽訂合同的時候,原來通過紙質合同簽名按手印等方式進行的簽約形式,一躍變成了電子簽約,所有的簽署流程通過電腦、手機等就可以實現,這著實讓大家沒有想到。雖然簽約的形式變化了,但是法律效力一點也沒改變,所以現在用電子合同簽約的朋友也越來越多。
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,在電子合同簽約的時候有些地方不注意,也會引發風險。今天呢,就關于怎么高效安全進行電子合同簽約,跟大家好好聊聊;為了便于大家理解,這里先跟大家講一個法律案例。
案例還原
某公司與某個體工商戶通過電子郵件簽訂了一份供貨合同,合同約定由個體工商戶向公司提供一批貨物,并明確了貨物的規格、數量、價格及交貨時間。然而,在合同履行過程中,個體工商戶未能按時交貨,公司遂向法院提起訴訟,要求個體工商戶承擔違約責任。
在訴訟過程中,個體工商戶否認與公司簽訂過合同,稱電子郵件中的合同是偽造的。由于公司未能提供有效的電子簽名證據,法院最終判決合同無效,公司未能獲得賠償。
合同無效原因
在這個案例當中,為什么該公司簽訂的合同不被法院認可呢?其實主要是在簽訂電子合同的時候,這兩方面沒有注意,導致所簽署的合同并不在法律上生效。
1、缺乏可靠的電子簽名
在上述案件中,公司未能提供有效的電子簽名證據,導致合同無效。如果公司在簽訂合同時使用了可靠的電子簽名技術,并保存了相應的電子簽名證據,那么法院可能會認定合同有效,個體工商戶將承擔違約責任。
2、合同內容不明確
如果合同內容不明確,可能導致雙方對合同條款的理解存在分歧,從而產生糾紛。在上述案件中,如果合同對交貨時間、違約責任等條款有明確規定,并且雙方對合同條款達成一致意見,那么公司在訴訟過程中將更有說服力。
電子合同簽約應該注意
其實,電子合同簽約是一種更加安全有效的簽約方式。比起傳統的紙質合同簽約,它更不容易偽造,更不容易篡改,而且由于全程都在線上進行,簽署過程證據容易保存,且簽署人的真實意愿更容易得到確認。
既然電子合同簽約更加安全有效,為什么現在仍然有這么多的合同爭議產生呢?其實究其原因,很多朋友并沒有嚴格按照電子合同簽約的流程進行,這就容易給一些人找到機會鉆空子。只要在電子簽約時該注意的一些問題都注意到了,就不用擔心了。
1、對方當事人的資格和能力
在簽訂電子合同前,首先要確認對方當事人的資格和能力,確保其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。如果對方當事人屬于無民事行為能力人,則電子合同無效。例如,某企業與一名未成年人通過電子形式簽訂了一份合同,該合同在法律上即為無效合同。
2、合同內容的合法性
電子合同的內容必須符合法律及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,不得存在使合同無效的其他情形。如果合同內容違法,或者違反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,則合同無效。例如,某公司通過電子合同形式簽訂了一份違法銷售違禁品的合同,該合同即為無效合同。
3、電子簽名的可靠性
電子簽名的可靠性是電子合同有效性的關鍵。根據《電子簽名法》第十三條的規定,可靠的電子簽名必須滿足以下條件:電子簽名制作數據用于電子簽名時,屬于電子簽名人專有;簽署時電子簽名制作數據僅由電子簽名人控制;簽署后對數據電文內容和形式的任何改動能夠被發現。因此,在簽訂電子合同時,應選擇可靠的電子簽名技術,如數字證書簽名、生物識別簽名等。
4、保存電子合同原件
電子合同原件是指能夠證明電子合同成立、生效、內容、形式以及各方當事人身份等方面的電子數據。企業應妥善保存電子合同原件,以備舉證。如果電子合同數據丟失或篡改,可能導致合同無法作為有效證據使用。
5、明確合同的標的、內容、價款、履行期限等重要條款
電子合同應明確合同的標的、內容、價款、履行期限等重要條款,避免因合同條款不明確而產生糾紛。合同內容應當具體、清晰,雙方對合同內容應達成一致意見。
電子合同雖然具有高效、便捷的特點,但在簽約過程中仍需注意多個方面,以確保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。對于我們普通人來說,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尋找一個第三方電子合同簽約平臺提供服務支持,在這個平臺上進行簽署,這樣既能保證簽署的合同的安全有效性,也簡單方便。比如簽盾電子合同簽約平臺,就可以給大家提供全證據鏈電子簽名服務,在滿足大家合同簽訂需求的同時,也確保所簽署合同的安全有效,讓大家更省心省力的使用電子合同簽約。
電子合同簽約已經是一個越來越大的趨勢,擁抱電子合同簽約對我們來說必不可少,而且很多地方的相關政府部門也在提倡電子合同簽約的使用。趕快行動起來吧,通過電子合同簽約,帶我們進入更加高效、便捷的簽署世界!